蜚声吉他音乐网 | 蜚声吉他工作室 | 阿尔达米拉·罗德里格斯古典吉他专卖店 | 大庆市吉他协会(大庆音协吉他专委会)
首届阿尔达米拉黑龙江省吉他艺术节专页 | 全国中爱(爱乐)考级黑龙江考区办公室
首页 | 吉他新闻 | 本科专业 | 选修课 | 学术交流 | 名家 | 吉他赛事 | 培训 | 名琴欣赏 | 音乐点播台 | 留言
· 杨育林顺利通过东北石油大学第一次第二批“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中外比较视域下国内高校古典吉他专业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在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1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不畏浮云遮望眼 横看成岭侧成峰—西班牙弗拉门戈元素音乐研究》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2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典吉他音乐创编研究》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4期公开发表   · 大庆市吉他协会2025年吸纳理事会员公告   · 杨杨芳婷大庆市图书馆“音乐驿站”古典吉他公益讲座:“古典吉他的前世今生”圆满收官   · 杨育林会长东北石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典吉他音乐创编研究》科研学术报告圆满收官   · 【音乐驿站】古典吉他公益收官讲座:古典吉他的前世今生   · 杨育林、杨杨芳婷受邀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第十届年会并作主题发言   · 全国中爱考级委员会考官资格特训班(哈尔滨站)圆满落幕  
  学术交流
·音乐理论
·古典吉他论文
·民谣吉他论文
·吉他制作理论与实践
·其他吉他类论文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推荐新闻
· 杨育林顺利通过东北石油大学第一次第二批“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中外比较视域下国内高校古典吉他专业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在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1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不畏浮云遮望眼 横看成岭侧成峰—西班牙弗拉门戈元素音乐研究》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2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典吉他音乐创编研究》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4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会长东北石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典吉他音乐创编研究》科研学术报告圆满收官
· 【音乐驿站】古典吉他公益收官讲座:古典吉他的前世今生
· 杨育林、杨杨芳婷受邀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第十届年会并作主题发言
· 全国中爱考级委员会考官资格特训班(哈尔滨站)圆满落幕
· 2024 “蜚声之春”哈尔滨吉他专场音乐会圆满落幕
· 蜚声吉他李昀泽、王玺鸣分别被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古典吉他本科专业录取
· 杨杨芳婷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古典吉他硕士毕业音乐会圆满落幕
· 杨育林受邀参加上海音乐学院2023音乐表演研究国际论坛并作《中外比较研究视域下国内高校古典吉他专业教育改革实践研究》主题发言
· 杨育林杨杨芳婷《中国吉他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荣获2022年全省艺术科研二等奖
· 阎梓夫考取2023年黑龙江省古典吉他综合分器乐第一名并被东北石油大学古典吉他本科专业录取
· 吕美琪考取2022年黑龙江省音乐联考古典吉他器乐总分第一名;被东北石油大学大学录取
  吉他科研学术交流 【更多】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中外比较视域下国内高校古典吉他专业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在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1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不畏浮云遮望眼 横看成岭侧成峰—西班牙弗拉门戈元素音乐研究》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2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杨杨芳婷学术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典吉他音乐创编研究》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4期公开发表
· 杨育林、杨杨芳婷论文《中国吉他专业教育的现状及思考》在《星海音乐学院》2021年第1期第154-158页公开发表
· 新冠疫情视域下古典吉他线上远程视频教学基本原则初探
· 金戈铁马 依稀梦回—解读古典吉他名曲《阿斯图利亚斯的传说》演奏技巧与音乐分析(此文发表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三期)
· 民族瑰宝 异域馨声 --古典吉他与钢琴视角下的《阿斯图利亚斯的传说》比较研究
· 杨育林获批两项古典吉他专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试评“吉他的西班牙民族乐派”对古典吉他的贡献(此文已发表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 从古典吉他艺术发展史看我国古典吉他演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文已发表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1第三期)
· 西班牙古典吉他民族化研究(此文已正式发表于《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 罗兰·迪恩斯与吉他的”法国香颂”学派(北方音乐第201期)
· 管窥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古典吉他本科方向的学科发展和创新(2009年10月17日交流于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全国古典吉他本科研讨会交流论文)
· 论古典吉他教学中的“小组教学”的利弊及其和一对一教学的关系(发表于艺术教育2010年第7期,总第204期)
· 关于推广和普及古典吉他艺术的几点看法(发表于《乐器》2006年第四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典吉他论文
有关吉他的起源及发展简史研究
共有 4393 位读者读过此文

1、大庆石油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     黑龙江省大庆市    邮编:163313 

[  ]:本文主要研究吉他的起源极其发展简史,以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为主线,并对其在吉他发展的贡献进行的客观、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吉他起源、发展简史、代表人物研究

有关吉他的起源及发展简史,我个人认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有根据的吉他的远祖应该是公元前1400年前生活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门遗址上的赫梯吉他。这是考古学家找到的最古老的类似现代吉他(一样具有内弯的琴体)的乐器,是。8字型内弯的琴体决定了吉他属乐器特有的声音共鸣和乐器特点,这也成为吉他与其它弹拨乐器所不同(如琴体是半梨形的鲁特属乐器)的最显著特点。

2、吉他一词最早出现为西班牙文吉他(Guitarra)一词,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的西班牙。当时,已经出现摩尔吉他拉丁吉他。西班牙语吉他(Guitarra)是由波斯语逐渐演化成的, 其中摩尔吉他琴体为椭圆形背部鼓起,使用金属弦,演奏风格比较粗犷;拉丁吉他琴体为与现代吉他类似的8字型平底结构,使用羊肠弦,风格典雅。如图:

                   

摩尔吉他                拉丁吉他

3、吉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四对复弦的吉他演奏高峰的出现是吉他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的标志。

1)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进而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2)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词就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1550年,瓦萨里在其《艺苑名人传》中,正式使用它作为新文化的名称。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17世纪后为欧洲各国通用。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它作为14至16世纪西欧文化的总称。西方史学界曾认为它是古希腊、罗马帝国文化艺术的复兴。

3、十六世纪(1500年-1600年)四对复弦的吉他和它的近亲──用手指弹奏的比维拉琴,在演奏与创作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吉他和比维拉琴不仅深受广大欧洲民众喜爱,而且还常常成为宫廷乐器。当时的吉他、比维拉大师有米兰(Luis milan)、纳乐瓦埃斯(Luys de Narvaez)、穆达拉(Alonso mudarra),以及十七世纪时五组复弦的巴洛克吉他时代大师桑斯(Gaspar Sanz)、科尔贝塔(Cor betta)、维赛(Vi see)等。他们的许多作品现在仍是现代古典吉他作品宝库中的不朽财富。当时吉他、比维拉琴等乐器所使用的记谱方法还不是现在的五线谱,而是用横线来代表各弦,用数字或字母表示音位和指法,与现在民谣吉他中使用的六线谱类似的图示记谱法。如图:

四弦复弦吉他 (比维拉)

当时十分兴盛的乐器还有被认为是吉他同宗的鲁特琴(Lute)。鲁特琴前身是阿拉伯的乌德琴(UD的原意是木头)。当时著名的鲁特琴大师道兰(Dowland)和魏斯(Weiss)等人的作品经后人改编,在今天的古典吉他曲目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伟大的巴洛克音乐集大成者巴赫所创作的不朽作品中如大提琴、小提琴组曲、奏鸣曲的吉他改编曲,在古典吉他曲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尽管有学者对巴赫有没有创作过鲁特作品提出疑问,但他所传世的四首鲁特琴组曲和少量鲁特作品,首首都具有不朽的价值。巴洛克时期的其他一些作曲家如维瓦尔弟的鲁特琴、曼陀林协奏曲,和D.斯卡拉第的古钢琴奏鸣曲的吉他改编曲都在古典吉他曲中占有重要位置。

4、吉他发展史上的的黄金时代出现在十八世纪后期六弦吉他的出现,标志着吉他的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当时鲁特琴和比维拉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五对复弦和其后出现的六对复弦的吉他也渐渐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1800年前后,全新的六根单弦的吉他以其清晰的和声及调弦方便等优点很快得到了几乎全欧洲的青睐

        

             五对复弦吉他                          六对复弦吉他

 

                                        六根单弦吉他

5、吉他音乐的贝多芬”之称的索尔的出现,标志着六弦吉他发展到了颠峰。十九世纪初,活跃在当时古典吉他音乐中心巴黎、维也纳、伦敦的最著名的古典吉他大师有索尔(Sor),阿瓜多(Aguado),朱利亚尼(Giuliani),卡鲁里(Carulli),和卡尔卡西(Carcassi)。其中索尔和朱利亚尼除了是古典吉他大师外还是出色的音乐家,他们以杰出的才华为六弦古典吉他创作了包括协奏曲在内的第一批大型曲目,为六弦古典吉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索尔,他在创作上承袭海顿、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传统,除写作歌剧、舞剧音乐外,还为古典吉他创作了包括系统的练习曲、教程在内的大量优秀作品,被音乐评论家称为吉他音乐的贝多芬。阿瓜多、卡鲁里、卡尔卡西的重要作品和他们所作的大量练习曲与吉他教程至今仍是古典吉他中的经典。

在十九世纪还有不少音乐家喜爱并演奏古典吉他,如舒伯特、韦伯和柏辽兹,小提琴魔王帕格尼尼不但擅长演奏吉他,而且还曾放弃提琴演奏,献身于吉他达三年之久,为吉他写下了大量作品。

十九世纪后期著名的吉他音有乐家科斯特(Coste)、默茨(mertz)、卡诺(Cano)、雷冈第(Regondi)等,他们为吉他创作的很多优秀作品都成为了十九世纪古典吉他音乐的经典。

6、十九世纪中叶,由于钢琴和提琴乐器出现了一批名震青史的演奏大师,吉他逐渐受到冷落,进入历史上第一个低潮。在钢琴、管弦乐、歌剧音乐发展的巨大冲击下,吉他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演奏与创作一度处于低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吉他才再度复兴。

7、泰雷加的《大霍塔舞曲》的创作成功,标志着古典吉他发展的再度复兴。古典吉他在十九世纪末再度复兴的生命力是在西班牙获得的。吉他能在二十世纪蓬勃发展并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近代吉他之父泰雷加对吉他从制做、乐器性能、演奏技术直至曲目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和革新。泰雷加和他的老师阿尔卡斯一直致力于与吉他制作家托雷斯(Torres)合作,并最终生产出了琴体扩大、音量增大、乐器性能明显改善的现代古典吉他。毕业于马德里音乐学院和声与作曲专业,并且是位出色钢琴家的泰雷加尽管公开演出不多,但一生潜心研究吉他,创立了全新的演奏方法,创作了大量糸统和科学的练习曲与出色发挥吉他乐器性能的不朽名曲,其中,《大霍塔舞曲》被广泛流传,为复兴古典吉他作出重要贡献。除此之外,他还选择改编了许多适合吉他演奏的古典音乐名曲,以扩大古典吉他的目曲范围。由于泰雷加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学生、后继者柳贝特(Llobet)、普霍尔(Pujol)等人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古典吉他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为二十世纪古典吉他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托雷斯(Torres)古典吉他          二十世纪古典吉他

8、塞戈维亚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古典吉他的辉煌

二十世纪古典吉他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伟大的吉他大师--塞戈维亚(&127;Andre Seqovia 1893-1987),以其近七十年的演奏和探索一步步推向高潮的。塞戈维亚以他超凡的天才、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吉他最终摆脱了沦为酒店、咖啡馆民间乐器的命运,使古典吉他作为音乐会独奏乐器的魅力被音乐界与世人所公认,最终使吉他克服了种种偏见,成为了和钢琴、小提琴一样被人们广泛喜爱的高雅乐器。

塞戈维亚遍及世界各地的频繁演出不但使全世界了解了古典吉他,使吉他在全世界流行开来,还吸引了许多专业作曲家为吉他写下了大量高水平的音乐作品。这些作曲家中最著名的如:为吉他写下《五首前奏曲》与《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的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斯(Villa-Lobos),《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的作者罗德里戈(Rodrigo)等。塞戈维亚还为吉他改编了大量著名音乐作品,如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恰空》等,大大丰富了古典吉他的曲目,最终使古典吉他的曲目在二十世纪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和其他重要乐器一样的水平。

在上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音乐学院开设吉他专业,塞戈维亚不但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年青的吉他演奏家,他还积极呼吁世界各大音乐学院开设吉他专业,并鼓励他的学生们从事教学工作,至此,目前世界著名的音乐院校不仅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而且把其列为重要的学科加以建设。这是塞戈维亚对古典吉他的又一巨大贡献。现在活跃在世界各地音乐舞台上的无数优秀的吉他演奏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受过塞戈维亚的教诲或影响的。虽然大师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每当我们演奏起古典吉他、或是学习古典吉他、或是观赏古典吉他演奏、聆听古典吉他音乐,甚至仅仅是谈论起古典吉他时,我们实际上都是走在大师以毕生的功绩铺就的宽阔大道上和不朽的光辉中,尽管我们末必能时刻意识到这一点。

   对二十世纪吉他音乐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音乐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吉他奇才巴利奥斯(Agustin Barrios Mangore 1885-1944)。这位具有印第安血统的巴利奥斯自称为吉他中的帕格尼尼而且毫不为过,他除了是位出色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外,还是位哲学家、画家、宗教学者和诗人,除了在世界各地成功地巡回演出外,他还是第一个为古典吉他录音的演奏家。巴利奥斯出色的艺术才华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并末得到世人的公认,在上世纪后期,巴利奥斯以多种风格创作的大量丰富多彩的吉他曲逐渐被发掘出来,并成为了古典吉他音乐作品中最重要和最受人喜爱的曲目之一。

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1、《吉他音乐参考资料》(1)(吉他音乐史)(2)(吉他名曲解说) 陈志编(内部资料)

2、《吉他手册》(修订本)本社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710月第二版 19997月第九次印刷

3、《吉他艺术》(第1辑)北京吉他学会编 陈志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76月第1

4、《吉他艺术》(第3辑)北京吉他学会编 陈志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2

(作者系大庆石油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古典吉他专业讲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音乐学硕士学位(古典吉他演奏和教育方向),主要从事西方民族音乐学(西班牙民族音乐)和古典吉他演奏和教学研究)

 

首页 | 吉他新闻 | 吉他本科专业 | 吉他选修课 | 吉他学术交流 | 吉他名家 | 吉他认证/考级 | 吉他培训 | 名琴欣赏 | 罗德里格斯古典吉他专卖店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南岗区蜚声吉他工作室  电话:0459-8166944   手机:13946994444(大庆) 15945994444(微信同号,哈尔滨)
地址:1.哈尔滨: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54号学府经典1号楼2单元302室
2.大庆:大庆市萨尔图区水木华庭小区11号楼103室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南岗区蜚声吉他工作室 黑ICP备17004547号-1 技术支持: